新快報訊 8月14日,以“高質量繪砂石 共筑綠美廣東”為凝聚點的第九屆廣州國際砂石技術與設備展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1.1館舉行。記者了解到,展會首日達成合作企業多達24家,迎來開門紅。
本次展會規模達2萬平方米,共有174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觀展人數超過4萬人次,其中砂石生產企業、路橋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等相關部門、代理商、經銷商、進出口貿易等關聯行業的專業觀眾約計1.5萬人次。
開幕式上,中國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修復協會常務副會長、原國土資源部調控司司長劉隨臣進行致辭時表示,廣東發布的《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了推廣綠色建筑,全面推進綠色施工。砂石作為建筑領域的支柱產業,扎實的質量不僅影響了城市面貌,更事關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把我國砂石行業鑄就成重要的基本生產要素的供應源,不可或缺也無法替代。
廣東省砂石分會會長、廣東東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賴志光作《迎接灣區砂石的高質量發展時代》報告,就近一年全國機制砂、砂石、天然砂均價走勢分析國內砂石市場走向。賴志光稱,2023年上半年,全國拿礦節奏放緩,礦石骨料成品價齊降,全國砂石總產量約60.6億噸;截至2022年底,廣東省持有效采礦許可證建筑石料礦權476個,產能達到3.1億方/年,集聚效應顯著。
“砂石行業從2017年國家環保政策實行,再到如今的高質量發展,政策的完善加速砂石行業的轉型升級,行業內集聚效應的提高,未來可能會出現‘礦山越來越少,規模越來越大’的發展趨勢。”賴志光說。
隨著市場形勢不斷演變與政策力度加強,企業要能隨著行業政策調整自己的生產方式、管理模式、技術創新力度、人才培養方案。賴志光認為,砂石行業有“先亂后治再回到理性”的規律,砂石行業通過初期的摸索嘗試,中期的整頓調整,現階段慢慢回歸理性階段。
本次開幕式現場,共有35家單位將自己的設備新品首發平臺選在了砂石展的舞臺上。現場簽約儀式中,廣東譽華、沈陽順達、三一重機鄭州宇通、龍粵環保、陜西同力等達成簽約金額逾4.6億元。
展會同期舉辦了以“引綠色繡廣東藍圖 創砂石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九屆廣州砂石展高峰論壇。宏大爆破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萍豐作《礦山開采全生產鏈智能化進展與應用》的主題分享、清遠市清新區谷城礦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總顧問吳映雄作《高質量機制砂生產質量控制研究與實踐》的主題分享、惠東嘉華材料有限公司高級石礦經理洪致康作《石礦行業的艱辛歷程及技術發展》的主題報告分享,為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來源:新快報記者 陸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