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獲悉,《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產業導則》(以下簡稱“《產業導則》”)近日印發實施,其旨在引導推動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以下簡稱“廣州試驗區”)“一江兩岸三片區”各展其能,又握指成拳,以發展數字產業化、推動產業數字化、加強數字化治理、推進數據價值化為方向,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強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對高端產業的引領功能,將廣州建設成全球數產融合標桿城市。
記者了解到,《產業導則》提出,到2022年,廣州試驗區內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規模初步形成,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超600億元,產業數字化滲透率不斷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1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1500億元,投融資服務機構超過300家。建成一批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和成果應用轉化基地。培育一批有技術和人才競爭力的數字經濟領軍企業,重點企業超過1000家,新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類型企業超過500家,區域數字經濟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到2025年,優勢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顯著提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規模超900億元,產業數字化覆蓋率過半。高新技術企業新增24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1700億元,投融資服務機構超過400家,主要科技載體和基地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形成新一批創新創業項目帶動示范。培育重點企業超過1300家,新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類型企業超過800家,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催生的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動能。
琶洲重點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
《產業導則》提出,將根據廣州試驗區“一江兩岸三片區”的空間格局及各片區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稟賦,全面統籌各片區差異化布局。
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將建設數字經濟與總部經濟創新合作區、創新融合拓展區、知識產權保護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其中,琶洲重點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與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高端軟件服務、物聯網及車聯網、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網絡安全、數字會展等產業,建設數字創意、智慧城市、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創新基地,打造智慧社區、智慧法庭、智慧會展、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多應用場景。利用琶洲區位優勢,引入國際注冊技術轉移經理人認證(RTTP)服務,提高技術轉移專業服務能力。廣州大學城依托豐富的科教資源及重點企業,打造一批公共實驗室和科技孵化平臺,加強區域合作,共同發展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創意、智慧醫療產業,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聚區、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
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重點發展數字金融
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將積極打造粵港澳金融合作示范區和金融科技先行示范區。重點發展數字金融,引進國內外知名金融機構或區域型總部企業,探索打造全國性數字金融基礎設施創新平臺及數字金融創新中心。發展數字文化,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漫游戲品牌和電子競技項目。積極發展數字服務貿易,集聚一批行業性、區域性數字服務貿易品牌和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打造“移動支付數字商圈”,發展電商直播、無人銷售等服務新業態。
魚珠片區將發展5G通訊及集成電路核心零部件等
魚珠片區將發展5G通訊及集成電路核心零部件、AI+軟件、信創+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產業,發展數字化工廠和無人工廠。形成國家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高端服務業產業基地、信創產業基地和基礎軟件戰略基地。
為確保《產業導則》加快落實,市工信局將牽頭各單位建立有關工作機制,加快研究制定產業發展具體操作細則,并落實有關財政資金保障,確保廣州試驗區各項產業導入工作有力有序推進。《產業導則》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片區發展方向
來源:廣州日報-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