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委官媒“南方+(南方日報全媒體)”4月23日發布會展行業記者調查文章《始于廣交會,不止于廣交會,廣州如何為會展業注入新活力?》,可謂一文激起千層浪,不僅令廣州人民感到無比自豪,也無異于給大灣區會展行業人士注入一劑強心針。
文章采訪權威人士,批露權威數據,并點名兩家龍頭會展企業——鴻威國際會展集團和漢諾威展覽公司,其潛臺詞無疑是在宣告:中國儼然成為會展強國。
由會展大國到會展強國,中國沒有像其他行業一樣,花費數十年的時間,而是僅用了不到10年時間。目前,會展業流行一句話:全球會展看中國,中國會展看北上廣,也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廣州會展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的位置。同時,此次“官宣”也必將使全球會展行業目光再次聚焦大灣區,聚焦大廣州,聚焦龍頭會展企業。這個邏輯很簡單,因為會展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強大的經濟拉動、商貿交易、整合營銷、調節供需、技術擴散、產業聯動、促進經濟一體化、品牌形象輸出等功能,被譽為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城市建設的“加速器”。
這是有事實根據的,說個簡單的故事。8年前,云叔的一位北方朋友來廣州旅游,趕巧碰上廣交會,平日580元一晚的酒店變為980元。這位朋友游完廣州再往珠海去看海,結果又遇上珠海航展,最終只能再次享受高于平時價格40%的 “VIP酒店價格”,這位朋友玩笑式的“抱怨”,云叔至今清晰在耳。
廣州鴻威國際和漢諾威兩枝雙秀,獨表一枝。按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副秘書長、產業會展促進中心主任姜淮的說辭,“珠三角城市舉辦的展會,或多或少都有廣交會的影子。”此話神準,鴻威國際會展發跡于廣州,遍開于全國,輻射于全球,有人稱其舉辦的展會為“小廣交會”,緣于其行業細分和專業化程度高。云叔了解,其展覽細分行業達80之多,而且仍呈漫延之勢。其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使其官網數據不得不每半年更新一次,否則,就會出現數據與現實不符之虞。
2018年,鴻威展覽總面積達到91.2萬平方米之巨,也就是說,按2018年全廣州全市展覽總面積1019萬平方米計算,僅鴻威國際會展一家舉辦總面積,就占比9%。而就在前幾日,鴻威國際全球戰略顧問蔡富春向云叔披露另一數據顯示,鴻威國際2019年展會舉辦總面積將達130萬平方米之巨,比2018年公布的數據將增長43%,何等“威武”。在展覽面積總數上,2018年鴻威雖屈居全國第三,但絕對是廣東冠軍。
在外界羨其展覽規模與數據領先之時,鴻威已經開始轉型與升級,開始實現傳統會展與科技會展的雙輪驅動。科技驅動會展,鴻威已將自己置身于全球舞臺。
自2017年起,鴻威與世界杰出科學技術團隊合作,結合多維視覺數字科技,穩健進軍線上展覽平臺,為全球企業提供線上線下多維視覺數字互動會展解決方案,致力于打造影響全球的高科技會展公司,其整體技術已經獲申美國和中國專利289項。
鴻威運用人工智能3D實物與場景掃描、航空掃描建模測繪等30余項前沿科技技術,致力于智能會展的打造,通過全息無屏無膜可交互空氣中成像,使實體展會成本降低,并帶給觀眾美侖美奐的展會視覺享受。
與全球同業競爭對手的較量中,鴻威顯示出眼光超前、技術領先的態勢。鴻威在全球會展“高手”的對決中,沒有單純追逐展會數量和展覽面積數字的比拼,而是一頭扎向會展科技,研發出獨領全球風騷的“AI展示+云上會展”技術。
這一技術是以其自主研發的實景三維克隆技術及AI多維展示為依托,使傳統持續3-5天的會展,輕松實現全網“365天×24小時”的多維互動展示,不僅可聚集全球海量專業觀眾,同時可增強會展的多維體驗和受眾互動性,從而實現更多線上向線下有效轉化,最終實現線下線上互為補充、高度融合的新型會展平臺。
通過這一“AI展示+云上會展”技術,鴻威巧妙地把競爭對手變成戰略合作伙伴。今年的5月廣州,注定是一個熱鬧的5月。基于這一技術,鴻威廣發英雄貼,把全國上千家曾是“對手”的伙伴們召集廣州,欲實現技術共享和市場共贏。云叔理解為,鴻威助推著整個會展行業的轉型與升級——是一種會展行業“勞動密集型”向“科技集中型”的跨越。
云叔還認為:5G是未來,AI是趨勢,在“單體弱”、“力量散”、“數量多”的傳統會展現狀和會展大國面前,不如由鴻威領航,來一次徹底的會展顛覆與革新,正好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展萬會次第開;助推行業換舊貌,惠及全球展新顏”。
同時,云叔也在此應和并作答于《南方日報》的設問:廣州如何為會展業注入新活力?科技是也!